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3年6月1日,星期日(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陆小华专栏    
人物访谈栏目的操作要求
陆小华2003-6-1

  以“影响了什么”为选择标准的人物访谈栏目,对其操作有特殊要求,对操作者的思维方式有其特殊要求。
    1、需要多学科思维方式
    以“影响了什么”为选择标准的人物访谈栏目,需要借助多学科知识背景与思维方式来对选择什么样的人物作出判断。一个人物访谈节目必须对其编导队伍有比较高的要求,因为,这种节目的编导必须随时准备适应采访对象的知识背景、能力背景、知识素养,这就必须具有多学科式的思维方式,才能保持比较好的心态与处理方式。做编辑工作不能跟着稿件走,而要站在稿件之上编稿件。做记者,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田野,见什么人都能以记者的心态来对待。人物访谈节目则要求编导以不卑不亢、与采访对象沟通的心态去处理,要求有足够的知识背景和判断能力。做人物访谈节目时如果用多学科的思维方式来判断一个人,就可能得出更为准确的判断,给观众更为真切的感觉。因此,具有双学科学历背景的编导,特别是有理科背景的编导,就会有自己的优势。
    为什么电视编导最好要具有多学科背景呢?那是因为许多影响世界和历史的人物就是多学科型的,他们可以在几个方面作出卓越贡献。我们不具有多学科知识,就难以理解他们,更难以在人物访谈节目中对他们的影响和贡献做出恰当的评判。比如,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迪亚·森,他的获奖成果指出,饥饿并不是由于粮食匮乏造成的,而是由于分配不公平等造成的。这个结论既是经济学的,又深刻触及社会公平与制度问题。如果单纯从经济学角度去理解其研究成果,可能就会显得比较片面。人们都知道钱学森是大科学家,是“两弹一星”的功臣之一。钱学森在他的学术生涯的中后期,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哲学问题。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这些年做过多次演讲,其中,以“美与物理学”这个题目就演讲了多次,每次演讲的内容略有不同。如果从其最重要的贡献角度判断,他是研究基础物理的。物理学是一个殿堂,而美学是另外一个领域。但是,杨振宁先生却从结构的对称美等等中阐述他对于美的认识,阐述他的哲学观。如果只把他认为是物理学大师,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那就还有许多方面没有认识到。因此,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与思维方式,是对人物访谈栏目操作团队的基本要求。
    2、寻找一条明确的底线
    所谓为节目寻找一条明确的底线,是说要为这个人物访谈节目确定最低标准,即什么样的人物是一定不能进入这个节目的,什么类型的节目是一定不能进入这个栏目播出线的,什么样的表述手法是一定不能用的。这样确定底线以后,新栏目就容易把质量标准体现得更清楚一些。对操作者来说也是这样,也要确定一条底线,也要尽可能领会这个栏目的真正实质是什么。
    这个人物访谈节目如何选择人物?也许,可以先做排除法。一是先排除掉一些与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与大多数人心理底线相抵触的被访对象;二是排除其它类型人物节目已经做得很熟的那类采访对象。比如,在CCTV,就不要选择“东方之子”做得很熟的那类很“高”的人物,而宁愿是在某一方面知道些什么、影响了些什么的人。这样,可以避免重复,体现特色。
    据说,“东方之子”选择人物的标准之一,是一般不选择企业家。看起来,这个选择标准也不尽合情理,因为,这样就使自己的选择范围少掉了一大片人。但是,这样就给这个节目找到了一个安全底线,或者说是一种安全保护。对这个新的人物访谈节目来说,是以曾经、正在、将来、还将影响某一个方面的人物作为选择对象,去展示其影响,通过访谈,把他已经、正在、将要施加的影响挖掘出来。那么,这个栏目就一定有一些方面的人物是不必做访谈的。
    也许,有一些歌星就不必被选择作这个节目的被访人物。虽然,其故事有传奇性,但其色彩会让人联想到另外的东西,在这样的节目里人们难于接受。因此,即使他能影响一方面,也不必被选择进这个节目。那么,所有的歌星都不能被选择做这个节目里的被访人物吗?也不是。一些报纸曾经报道说,白岩松、崔永元等曾乘火车星夜从北京到上海去看罗大佑的演唱会。罗大佑的流行音乐曾经影响一代人,是一代年轻人的偶像。他唱了《恋曲1980》,十年后再唱《恋曲1990》还能受欢迎,说明他与流行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变化轨迹相吻合。所以,一些已经四十岁的人会专门跑到上海去看罗大佑的演唱会。如果这个新的人物访谈栏目在某个特殊的时间段访罗大佑,也应当是可以的。
    从个人标准来说,我特别欣赏的,是那些以自己的发明、发现和努力曾经影响、改变了某一个方面的人。很多很多年前,一部电影曾经讲过,一个年轻的工人通过自己的刻苦研究发明了一个自动报站装置,乘务员一按,就自动报出下一站是什么站,可以减轻乘务员的劳动强度。他通过努力试图成为影响一个方面、一个领域的人。今天回头看,这个人可能还是有价值的。
    还应注意的,是尽可能不要用别的人物栏目具有特征性的人物访谈处理模式。这就要研究透主要竞争对手,研究其处理人物访谈的基本路数是什么。如果遇上采访对象“撞车”,那么,就要绝对避免同样的路数、同样的办法、同样的切入方式,努力找到最能体现自己优势和特征的东西。
    这样做了一些排除后,一个新的人物访谈栏目的选择可能会大致接近于所设计的目标。
    3、寻找更大的操作空间
    要保证一个新栏目的成功,还需要在摸透一些特殊因素的前提下,为自己寻找更大的操作空间。人们觉得做人物访谈节目很难,会涉及一些敏感问题。事实上,只要善于研究政策,就会找到操作空间。比如,在新闻单位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常常有人告诉你,什么题目不能做。但是,几乎从来没有人告诉你,两年前不能做的题目现在可以做了。但是,总是有更敏感、更聪明、更会做节目的人,发现了这个题目现在已经可以做了,找到了自己施展的空间,并以自己的方法切进去,就取得了成功。栏目和栏目间的竞争,说到底,还是要体现为编导间的竞争。一个编导比别人更早发现一个具有一定敏感性的题材可以做了,就更容易取得竞争优势。怎么能够早些发现?这就需要学会研究政策,研究各种各样大政策变化走势,寻找可以切入的时间点。这需要有足够的准备。只有摸透限制,才能超越限制。
    在竞争时代新创一个人物访谈栏目,还要努力寻找更具有时代特征的操作手法。这样的栏目所涉及的往往是焦点人物,焦点人物往往与问题和矛盾相连。这就要注意把握好话语均衡,通过多种方式传达多方面的声音。比如,可以采取主持人引出的方式,可以采用给字幕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其它传播方式。如果对未来三年社会心理作一点判断,可以说追求公平、追求民主的意识会更强。不这样的话,观众势必会有批评电视的话语霸权的一天。所以,不能太约束被访人物,要使节目有魅力,就要先使被访人物显示出现实矛盾中的自然魅力。
    4、把握一种合适的心态
    人物访谈栏目的编导首先应该是研究者,这与其他媒体对记者的要求不同。很多平面媒体对记者的要求主要是当好报告者,要求能到达必须到的地方,向编辑部报告发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但对人物访谈栏目的编导,首先要求其是研究者。曾经当过《华尔街日报》记者的道·琼斯公司总裁有一次有机会采访邓小平,采访之前,他向中国记者同行征询问题,同时向美国的一些同行征询问题,最后在这个问题单子上选择出最引人入胜的问题。这个征询问题的过程,事实上是一个通过问题研究中国情况、社会心理、受众需求和采访可能获得什么的过程。我们过去经常讲,一个好的记者,心中要常有一个问题单子。这些问题彼此之间还应是有联系的,这些问题应是自己的受众最关心的,这些问题最好是同行没有太注意和注意不够的,这些问题还应是切进去就能产生影响、帮助成功的。如果有这样一个问题单子,就容易成为一个比较好的研究者。有这样一个问题单子,面对一个具体采访对象也好开展研究、完成报道。要替观众发现新闻事件的另一方面,就要从被访人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来观察他,研究他怎样与众不同。在访谈之前,首先要对他有足够的理解。因为,节目最终要提供一种思想、一个判断。
    其次,人物访谈栏目的编导还应该是一个发现者。通过节目,你总要告诉观众,你访谈了这个人物,你从他身上发现了什么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发现了什么同行所未曾报道过的东西。发现能力应当是今天的新闻工作者特别重要的素质。这需要功力,更需要以具有发现力的思维方式作依托。但努力去发现应成为一种本能。以财经报道为例。应当说,财经报道其实很难做。因为证券市场的信息在开市日是通过各种渠道实时公布的,证券媒体、证券频道的读者观众其实和记者一样同步在看着行情信息。那么,为什么证券报刊每天还能做出自己的报道呢?为什么看了信息之后读者还要花钱买这份报纸呢?那是因为这张报纸的判断、发现、见识,提供了读者所不知道的东西和所期待的东西。如果记者的学识、知识积累、对时机的把握足够,就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一般读者作不出来,他就会花钱购买报纸。对人物访谈栏目来说,我们很难说所访谈的这个人从来没有传媒访问过,也不能说这个新闻事件的所有信息我们全能控制。怎么办?只能是努力追求,从被访对象身上,从他的讲述中,发现一些未曾被报道过,或者别人未曾太注意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就可说是自己的发现,或者说是自己的判断。一个人物访谈节目有了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一般的评价,就一定能感动人。
    再者,人物访谈栏目的编导还应该是一个沟通者。就人物访谈节目而言,编导应当永远保持这样的心态:是被访对象和观众在交流,编导只不过是在被访对象和观众之间做沟通,是通过自己的发现把被访对象身上的东西挖出来。因此,保持一个平稳心态才是合适的。观众是对被访对象感兴趣,而不是对编导或采访者感兴趣。以这样的心态操作,可能更容易把访谈节目做精彩。
    5、关注将要产生的影响
    人物访谈栏目一定要重在影响。所谓重在影响,既包含已经产生的影响,还应包括将要产生的影响。如果节目在讲一个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讲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正在产生影响,这样的影响一定会延续到以后。这样,影响已经包括了两个维度。过去曾经发生过的影响可以关注,也可以把它放弃掉,留给“东方之子”做。“东方之子”
    主要的关注点是“你曾做过什么?你过去所做的曾经影响了什么?”这个新的人物访谈栏目可以重点关注“正在影响的,将要影响的”,这样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特征。
    选择人物时,还可以通过一些新闻事件去抓具有深远影响的东西。比如,谁在研究国外剧毒物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办法。这样的人肯定存在,总是有人在这样做。南京发生了投毒事件后,现在要出台管理办法。那么,这个人对国外剧毒物管理标准和管理办法的研究就会发生影响。我印象中,CCTV的新闻节目中曾出现过一次这样的人物,隶属于卫生部的一个负责处理类似突发事件的机构。
    人物访谈栏目抓住“正在影响”应当是受欢迎的。这样的栏目一定是做新闻第二落点,它不可能做第一落点。因为,新闻出来以后才会发生某一个人正在、即将产生影响,人物访谈栏目要做的工作是怎么去切这个新闻第二落点。人物访谈栏目要想做得好,就一定要选择这桩新闻第二落点有一点距离、但可能真正在产生影响的人。比如说“鼠药事件”,最直接的相关影响人一定是那个投毒者,但各新闻媒介或同一媒体的各个栏目都在追;相对远一点的相关影响人,就是管鼠药市场的人;距离更远一点的相关影响人,可以是发明这种合成鼠药的人。有新闻报道说,是沈阳农学院的一位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或80年代研究出来的。但很奇怪,没有人去做这个采访。其实,这种鼠药的发明者出来与大家说一说,可能会出现一些关注度很高的信息。
    (作者为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中国记者》杂志总编辑,高级编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近著有经济学专著《西部对策》,新闻学专著《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再造传媒——传统媒体系统整合方略》、《激活传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