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按关键词查阅稿件
 2003年6月1日,星期日(GSM+8 北京时间)
今日版面
专题研讨·坚持“三贴近”改进新闻报道    
“三贴近”:新闻创新的根本途径
应金泉2003-6-1

  如今,人们看报纸,不再只想知道那些硬梆梆的消息。一天劳碌之余,通过报纸了解各方面信息,开拓视野,增加知识,愉悦心情,这是很多读者对报纸的期盼。一张报纸,如果只把读者当作灌输对象,一味命令式地“指导”,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
    改进党报的新闻宣传,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问题。“三贴近”,是新闻战线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课题,是新闻宣传创新的根本途径。它需要新闻工作者更新观念,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从火热的生活中吸取营养,从千百万群众实践的沃土中开掘新闻富矿,以视觉创新、题材创新、手法创新来实现新闻宣传创新。
    视觉创新——把目光转向群众,及时了解民情,研究民意,拉近新闻与读者的距离
    党报的新闻宣传要为群众所接受,报道的视角一定要改变。过去,我们的很多报道之所以离读者距离较远,往往从领导的角度、部门的角度、工作的角度去向读者介绍,不少报道成了工作总结,成了部门的“黑板报”,不管读者要不要看,报纸一味“灌输”。
    因此,党报要走近读者,报道视角就要从领导的角度转到群众的角度上来,从工作性转到贴近性上来。要及时了解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议论的是什么,满意和不满意的是什么。作为新闻工作者,脑子里要经常思考四个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什么重要的决策、法规和新闻信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知道;实际工作部门有哪些重要情况和具体规定需要广泛告诉老百姓;老百姓从切身利益出发,迫切希望了解哪些全局性的情况,获得什么重要信息;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只有经常去了解民情,研究民意,新闻宣传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就经济报道来说,数字不可避免。但经济报道要贴近读者,数字不能太多太滥,而要精选群众最关心的东西。新华社记者吴锦才采写的一则消息《我国餐桌经济潜力巨大》只用了一个数字,就揭示了整篇稿件的新闻价值,抓住了亿万读者的心。这则消息一开头就写道:“人们可能会不相信我国城镇居民的‘餐桌经济’一年有8489亿元的规模。但这个数字是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恩格尔系数计算出来的。潜力巨大的餐桌经济可望成为我国农民提高收入的主要增长点。”消息接着分析了我国餐桌经济的发展趋势,又通过与日本、韩国的横向比较,进一步说明我国餐桌经济的发展空间有多大。最后引用食品专家的话,指出我国人民食品结构发展方向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这条消息对农村经济的指导作用是毫无疑义的。报道不是用生硬的说教,而是用具体事实说明应该怎样根据市场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这一报道把党的农村工作精神与群众关心的问题有机结合在一起,又从群众关心的角度入笔,因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
    经济报道是这样,其他领域的报道也有同样的道理。你写的报道读者阅读率高不高,关键就取决于有没有转换报道视角,有没有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东西。善于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捕捉信息,寻找角度,提炼主题,新闻报道就能出奇制胜,多姿多彩。
    题材创新——从老百姓的关注点切入,去寻找富有魅力的新鲜素材,开掘新闻亮点
    新闻宣传工作,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寻找新鲜素材、新闻事件、新的思想、新的规律、新的经验的过程。新闻题材的创新,切入点要放在老百姓的关注点、聚焦点上。没有百姓关心的新颖素材,新闻宣传就会失去活力。
    党报的新闻宣传历来主张指导性和可读性的统一。但指导性和可读性并不是天然统一的,有的报道读者“瞄”一下标题,就不愿往下读,原因就在于题材与群众的关联度差所致。一篇不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报道,就像商场摆在货架上的商品一样,如果不受顾客青睐,哪怕你放在非常醒目的位置,也少人问津。
    范长江认为:“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新闻报道要做到“三贴近”,在题材的开拓上,就要在群众的关注度上做文章。
    研究新闻事实与群众的相关性,开掘群众密切关注的信息。报纸上每天都有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这些报道虽然工作性强,但内中也含有群众关注的信息。采编人员的职责是要把这些群众关心又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挖掘出来,在版面上优化处理。今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第一次从7月提前至6月,在非典时期,群众特别关注的是考生的安全问题。为此,5月27日浙江省专门召开了普通高校招生电视电话会议。一则600字的会议消息,里面主要摘省领导讲话。四个省级部门的发言虽不能登报,内中却含有读者关注的信息,如:高考期间“全省328个考点均设临时医疗站”,“为应付特殊情况,全省增设1000多个预备考场”,“留验点内考生取得健康证明后可以参加考试,实行一人一考场”,“所有考生进考场必须出示健康证明”等等。记者将这些众所关注的信息从部门发言稿中分离出来,另发一则消息《非典时期我省考生可放心参加高考》,不仅提供了群众关心的信息,而且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追踪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寻找群众关切度高的题材。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往往是公众的聚焦点。党报要吸引读者眼球,不仅要善于从工作性报道中开掘新闻富矿,而且应贴近百姓生活,直面社会热点,正确引导舆论。药价虚高,一直是百姓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以平价药出售、深受群众欢迎的“老百姓”大药房,进驻杭城后却遭到同行全面封杀。浙江日报记者抓住这一新闻事件,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进行跟踪采访。从今年2月25日起,以《医药代表向“老百姓”下跪》为开篇,整整一周内,每天用半个版的篇幅连续报道。这组报道不仅受到广大读者赞扬,也大大推动了政府部门的工作。它之所以收到好的效果,就因为题材贴近百姓,既积极引导舆论,又体现“民之心声”。

    手法创新——选择独特的角度,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吸引力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离不开独特的构思、新颖的表达手法。新闻事实就像一颗颗散珠,需要作者用一根线巧妙地串起来。这根“线”,就是最能体现新闻事实本质意义的独特角度,最能为读者接受的表达方式。新闻作品要做到“三贴近”,报道手法创新十分重要。新闻实践中也有多种成功的途径:
    1.以小见大。社会生活中的新闻素材,有时就像海中的冰山一样,露出海面的仅是极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却深藏于海底,这就需要新闻记者从海面冰山的一小点穿透海面看到藏于海中的庞大山体,从小中看出大来。有的新闻题材,人物很普通,事件也不重大,也许只是一种现象,但蕴含的主题却非常深刻。如果作者能抓住群众的关注点进行由表及里的开掘,就能发现内在独特的新闻价值。北京日报曾发表过一篇通讯《猪要吃素为哪般》,文中就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一向以吃泔水为主的猪罢食了!”“病因”是猪食太荤,加些粗食、菜帮猪才肯吃。作者透过这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以小见大,通过对食堂、小吃城、大饭店的现场采访,揭示出一个不容忽视的主题:某些地方存在严重的奢糜之风。仅对北京城数千家宾馆、饭店、餐厅粗略计算,每天倒掉的鸡鸭鱼肉、生猛海鲜就有6500吨。这个惊人的数字对广大干部群众都有警示作用。
    2.静中观“动”。新闻要生动鲜活,记者就要以敏锐的目光,善于捕捉社会生活中的突然“冒”出来的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实。司法审判的消息一般程序性较强,且有固定的套路,审判所呈现的“画面”也是静止的,稿件很难出彩。但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法警背起生病被告》,却跳出了“窠臼”,使人别开生面。记者在现场捕捉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动态画面:北京西城法院正式开庭时,一位法警背着一名戴着手铐行走不便的被告爬楼出庭。这一新闻现象是在瞬间发生的,然而作者的笔触没有停留在瞬间现象的偶然,而是通过了解与此有关的我国司法界的一系列变化,从更高层次上体现出我国司法制度对人权和人格的尊重,从而使这则新闻更有厚度。
    3.逆向思维。新闻作品多数是顺向思维,即从正面观察事实,顺向谋篇布局,但如果变换一下手法,从反向观察问题,反向构思整篇作品的思路脉络,有时能给读者一个意外的“惊喜”,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路透社的一篇新闻稿《科威特:炸弹带来生机》,所选的角度和表现手法,就是逆向思维的结果。战争中留下的大量未爆炸的地雷和炸弹,在科威特成了生态环境的卫士,“使那些狩猎者、沙漠旅游者和放牧者止步不前”,“各种植物以惊人的速度恢复生长”。可以想象,这篇报道如果不是选择沙漠中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背景,只说科威特沙漠中草木生长快,对读者的吸引力就要大打折扣。从事物的反面观察,逆向提出问题,巧妙构思,常能使人产生悬念,激起强烈的阅读欲。
    4.讲故事。我国著名学者李希光说过:“故事是读者接受信息的天然的桥。”一条新闻需要给人们提供信息,但信息中穿插一些动人的故事,就更能让信息闪闪发光。新闻讲述的故事往往是关于人物在新闻事件中的故事,故事之所以能亲近读者,就因为它写人,以细节来打动人。故事中的人物性格越鲜明,新闻报道对读者就越有吸引力。今年的抗非典斗争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如钟南山、邓练贤、叶欣等。74岁的老军医姜素椿在抢救非典病人时不幸染上了病毒,他不顾个人安危,敢于用病愈后的非典患者的血清在自己身上做试验,终于闯出一条救治非典病人的新路。这类镶嵌在人物通讯中的故事使新闻富有魅力、催人泪下。
    当然,报道手法的创新途径远不止这些。
    一位哲人说过:“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新闻要为群众所喜欢,报道形式就要不断创新。一味沿袭固有的模式,只能扼杀新闻的生机和活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心理、阅读要求是不断变化的,新闻宣传手法的创新当然应该与时俱进。只有从读者的需求出发,不断创造受众最能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新闻,才能使新闻在读者中产生无穷的魅力。